交易市场往往在大幅波动(大涨/大跌)的时候会比较活跃,最近市场行情不错,整体活跃度增长,这里记录下自己当前关于价值投资的一些看法。值投资价值投资的好处:比较大概率能赚钱(逻辑通顺),主要依赖自己下的功夫,不需要一直盯盘(投入时间不一定少,但是不那么急迫),最近 2972 天的复合年化 22.03% ,基本没有盯盘,整体效果还不错。

所有的投资都是一种 套利,价值投资则是在有价值的资产上以较低价格买入,然后等升值后卖出赚钱。因为在投资之前就已经进行了重复的计算,因此投资过程相对简单,但是简单并不表示容易:1)什么是有价值的资产:2)什么时候是(较)低价:3)如何能做到不受波动影响。每一步都不容易,但是做到一次之后就会越来越容易,而且这个会有复利

投资是一种资产配置

如果把投资看成一种资产配置,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资产配置,因为钱终归是以某种标的形式而存在。投资中有又会有不同的类型,包括固定收益和非固定收益,而非固定收益中常常以股票、基金等形式而存在,在股票中一个很常见的投资手段就是价值投资。根据个人经验而言:价值投资是挺不错的一种投资手段,能够大概率依靠自己赚钱,且不需要一直盯盘(投入时间少,不会有非常大的压力),个人最近 2972 天的复合年化 22.03% 也是一个很好的收益率。另外关于价值投资是否适合所有人,可以参考《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-and-Doddsville》[3]。

价值投资

投资实际是一种 资产配置 希望能够从配置的过程中进行 套利,我们希望现在的资产配置,在未来能够“更值钱”。
具体到单个投资标的中,则可以简单到两个动作:买入和卖出。那么就是以“低价”买入,“高价”卖出,从而赚取中间差价赚钱(当然可能不需要卖出也能赚钱)。

价值投资假定投资标的的价格围绕真实价值波动。因此在“买入”和“卖出” 的时候,将价格与价值进行比较,如果被低估则进行买入,被严重高估的时候进行卖出。对于价值的估算则需要对投资标的进行详细的研究,具体可以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进行计算。

因此整个过程会分为

  • 买入之前 -> 做研究
  • 买入 -> 根据研究结果以及价格进行买入
  • 卖出 -> 研究结论有变,或者过分高估

实际在买入之前已经做了重复的研究,公司所在的行业是否足够有差异化(如果没有差异化,那么公司会获得相对比较累,赚辛苦钱),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,产品是否有差异化(可以参考波特五力) — 换句话说:用户是否愿意同等价格(甚至高价)购买自己的产品。行业的事情也可以参考头部公司的阐述以及专业公司的描述。公司的竞争力是否能够持续(也就是通常说的护城河是否够宽),在持续演化过程中,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文化不仅仅是墙上的话语,还要看实际怎么做的。另外对于文化/价值观来说,也需要区分开 “做错的事” 和 “把对的事做错” 两者,前者是要避免的,而后者则是不能避免的 — 任何人都会出错,都需要从错误过程中学习。

在做了充分的研究之后,如果价格相对较低,则可以进行买入,买入实际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,因为相对于未来的价格来说,当前的价格是很便宜的,也就是说未来可以赚钱。当然部分足够好的投资标的不一定能够持续足够低的价格,因此可以在合适(不一定低估)的价格也可以买入 — 相对高的价格买入好的投资标的,比低价买入差的投资标的,在长远来看更赚钱。另外任何人都可能出错,因此要视自己研究的程度给买入价格留有一定的 buffer,就算自己看错了,也不会亏太多。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越好的投资标的对投资人越友好,因为买贵只是少赚一点而已,但是不好的投资标的则可能亏钱。

公司的价值可以使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进行 _估算_ — 之所以是估算,因为折现率每个人可能设置的都不一样,这个和自己的机会成本有关。在投资来说,也就是自己能找到的无风险投资的最高收益率。这也很多地方说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是一种思想方式,而不是用来具体进行计算的公式。

买入结束之后,就剩卖出了。卖出的逻辑也相对简单

  1. 如果买入逻辑已经不成立,则考虑卖出。这里分为两种情况。第一种是之前的研究有误,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卖出,因为知道错误之后,立即改正的代价永远是最小的。第二种则是公司的基本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之前的买入逻辑不再成立,那么这种情况也需要卖出。
  2. 如果价格严重超出了预估的价值,也可以卖出。价格围绕价值波动,如果觉得严重超出了价值,那么也必然会下降下来,或者等后续价值再涨上去。但是“严重超出”需要自己定义,尤其是好的投资标的,可能卖出后短期无法再以同样的价格进行买入,另外卖出/买入也有交易成本,这些也会减少自己的收益。

这几个过程中,研究公司往往比较枯燥,但是这个确实真正决定能否赚钱的根本。研究的越清楚,才能够下更大的注,才能有更大的定力赚的更多。研究清楚之后,往往能否赚钱、能赚多少在买入的时候已经基本决定(假设投入的钱可以长期使用,不会中间被迫卖出),卖出只是在兑现之前赚取的收益。研究公司情况是贯穿整个阶段的,因为对于单个投资标的来说,需要持续跟进基本情况是否有发生变化,同时需要不断的扩展自己对其他公司的了解。研究公司的过程也能加深自己对真实世界的了解。

在整套系统串起来之后,就可以把压力分摊到平时,也不需要进行那么精确的择时,不再需要时刻进行盯盘,大大减轻自己所面临的压力。

投资是一项技能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投资是一项技能,有再多的理论知识,最终还是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优化迭代,因此投资越早开始越好,既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,也可以享受复利所带来的收益。

投资也是一项少有的个人可以胜过专业机构的活动。不需要依赖别人,纯靠自己本事,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回报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商业世界的运行有更好的理解。当然对现实实际有更好的了解,那么大概率是可以在投资市场有不错的回报。比如之前有人看到新东方开始带货之后的一些直播数据,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估算,觉得股价过于低估,因此就大幅买入,赚了不少钱, 这里面的“直播数据”为啥这么值钱就是自己的理解。

当自己对投资了解越深,同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被验证或者证伪后,整个视角都会发生变化,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如何看待价格的短期变化

之前 之后
1 价格是否还会上涨/下跌 价格小范围的波动已经不再关注
2 价格涨了高兴,跌了伤心 短期价格涨了可能难过,短期下降反而会高兴
3 更关心公司的股价波动 更关心公司的基本面情况
4 我需要投资成功很多次才行 只需要在自己足够了解的标的上赚几次钱就足够
5 价值投资只对大资金有用 价值投资使用所有资金
6 被价格波动所影响 价格的波动为我所用

对上面几点进行部分补充

  • 关于第二点中的“价格涨了难受,下降反而高兴”,可以从股本位的视角理解,价格更高的话,相同法币能兑换更少的股数,反之则能获得更多的股数。
  • 关于第四点,首先现在 A 股(算上沪港通)有足够多优秀的公司能够容纳足够的资金,而且获得不错的收益。
    • 关于足够优秀的公司容纳足够的资金,可以以一个小目标为例,单股价格按照 300 进行计算,也就是 34W 股,现在头部公司的总股数是亿级别(单价公司),我们只需要选择几家公司即可,这也大大降低我们的工作量。
    • 关于获得不错的收益,大家可以自行查看 A 股(沪港通)头部公司的回报率(可以算上分红再投入),ROE 以及 PE 值。
  • 关于第五点:投资关注的是收益率,与本金大小无关。

那么价值投资到底要多久才能见效呢?这个和大环境、行业的周期,以及大家对公司价格预期的周期有关系,在三者的共同影响下得到一个当前的价格,价格的高低在当下是不太好实际感受到绝对值的,但是可以有一个相对值。我们希望的是能在整个周期中价格相对低点的时候进行买入,然后持有到较高点(再视情况而定是否卖出)。正因为如此,价值投资的周期也相对较长(至少以年为单位)— 这也要求投资的钱是闲钱,这样才能够放置足够长时间,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。实际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后,也会对具体的信号、噪音等更有体感。如果暂时没有实际投资,也可以尝试进行模拟,把相关的情况记录下来,供后续复盘迭代优化使用。

价格是大家预期 — 交易撮合 —的结果,反应的是市场中更多人出的价格,也就是群体的共识,群体的共识不是理性的,所以短期价格的波动也是不理性的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投资不要加杠杆,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市场的走向,也无法预测回归正常需要的时间,加杠杆的风险在于可能在低点被强制平仓,导致永久性的损失。

如果是在不想研究单一投资标的,则可以投资指数/基金,指数会有一揽子投资标的进行均衡,可以减少波动的方差。

最后

投资是一项技能需要不断的学习,最简单的可以选择部分指数/基金;投资有复利,因此越早开始越好。投资是少有的个人可以比机构做的更好的活动,同时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价值投资是一个相对靠谱的投资手段。

Ref

[1] 投资、创业与创新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2L5CN1WoKViSk6UUduuP0Q
[2] 股市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渠道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2L5CN1WoKViSk6UUduuP0Q
[3] 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-and-Doddsville https://business.columbia.edu/insights/chazen-global-insights/superinvestors-graham-and-doddsville
[4] 差异化和公司文化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DbpIDbvgFKjEaSnlnzIIw
[5] 复利比较与机会成本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OCzFryqLzOdpcoLEKAu-A

Comments